1)第142章 理政_历史学霸在秦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造足够的骑马用具需要不少铁,上郡位于今陕西中北部毗邻内蒙古的地方,应该有一些矿产资源,不过到底相隔了两千多年,地形地貌的相差太大,她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而慢慢用现有的开采技术去找矿、探矿、采矿则需要不短的时间,根本无力支撑冶铸作坊那边的铁石用量。

  所以,“对外售纸吧。”这是周宁和已经来到上郡有一段时日的左丞相张良商量的结果。

  周宁唤来了喜、盼、黑和郦食其吩咐了此事,本地一时无法供应足够的生铁,那就只有从外面买进了,而盐铁之物既不好买也不便宜。

  喜行右丞相之事,所有的人、财、物调动都要过他的目,而盼手里掌握的技术,黑同在冶铸作坊一样负责整个作坊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至于张良因为身体缘故,只做大略,不问细节。

  “郦食其负责对外联络销售之事,不仅是中原,九原和草原那边也卖。”

  秦朝的商人一直被压制,“徙民实边”之策,迁来的除了部分普通的百姓,更多的是犯罪的刑徒,而商人于秦朝是有原罪的,所以这上郡和九原恐怕都有不少经商的行家。

  所以如今看着是九原沦陷,上郡固守,两郡没有往来,但私底下却不然,不然为何居上郡的他们知道九原百姓艰苦,而远在九原的百姓也知晓她已经来到了上郡。

  无论大环境如何艰难,总有一部分人有本事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好好的,只是行事可能不怎么符合律法的要求,所以一个酒徒更能放低他们的防备心,拉近彼此的距离,而刚好这个酒徒的口才还很不错。

  “至于定价……”周宁垂眸思考了片刻,问道:“你们有什么建议?”

  喜道:“百姓多是自给自足,少有买卖,所以一应物价都比较低,但纸张是文人墨客所用,而家有余财能够叫子孙读书的,至不济也小有家资,所以老夫认为纸张的定价可以略高一些。”

  周宁点了点头,她原本也不打算贱卖。

  盼老实的比对工艺和效果道:“竹简制作颇为麻烦,先是要削成厚薄合适的小竹片,后又要打孔穿线,只这两步就足够耗费人力。”

  竹片得一片片削,孔也得一个个打,哪像他们纸张是可以批量生产的。

  “还有最麻烦的杀青,得用炭火炙去汗后,再刮掉青色表皮。”火大不得小不得,大了直接就烧焦了,而若是太小了,则需要炙烤许久时间。“如此耗时费力,得到的竹简能够书写的内容也极其有限,搬运也笨重麻烦。”

  最后盼憨厚的建议道:“而我们的纸制作简单,书写方便,搬运也轻松,所以我觉得和能够书写同等字数的竹简一个价,我们能有足够多的利益,百姓也会很是欢迎。”

  听这话音,把纸张压到和竹简一个价,已经是他为了尽快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