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横贯东西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凡中文欢迎你!

  、、、、、、、

  在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研究中,大部分对中国陆军感兴趣的学者所重视的都是在对俄战争期间时组建的那5支主力军团,而且这5个集团军群在战争中的表现也足够抢眼了。不仅仅是魏明涛嫡系的第3集团军群,以及跟随他参加了后期战斗的第2集团军群,另外的三支主力军团在各个战场上的表现多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往往有很大一部分人忽视了在欧洲战争爆发之后,中国陆军新建立的那三个集团军群在战争中的表现!

  大战爆发之前,中国采取的是战区制,这主要是为了满足各地区不同的需要!当时,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特别是在战胜了俄罗斯之后,中国在世界各地都有驻军,大部分军队是分布在本土之外的军事基地里的。而因为各地区的条件都不一样,所以海陆空三军(主要是陆军)

  采取了由各战区司令部进行管理的办法,只有新成立的天军由中央司令部直接统帅!

  当时,各战区都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人文背景等等因素,对自己战区内的部队进行单独的训练!这能够最有效的利用好有限的兵力所具备的战斗力!比如,当时北方战区就主要是寒带作战部队,而中亚战区则主要是高原作战部队,中东战区主要适应沙漠作战环境,而印度洋战区则适合在高温环境下作战,太平洋战区则针对岛屿作战来建设地面部队。而在装备采购方面,虽然仍由总后勤部负责向军工厂采购,但是在研制过程中,各战区都会出自己的需求,然后由总后勤部综合各方面的需求,向研制武器的单位发出招聘合同。显然,在武器装备方面也照顾到了各战区的实际需这一套复杂的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高军队的作战效率,虽然各战区之间经常互通有无,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各战区之间的部队相互支援与调动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各战区部队的主要任务还是负责本战区内的作战行动,齐是在兵力不足,或者是战争规模扩大到不是本战区部队所能够应付的时候,才会向其他战区要求支援!

  在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军队的主要作战方向是在太平洋上,而唱主角的是海军,即使甚至澳大利亚战役与新西兰战役期间,主要的地面部队仍然是太平洋战区的陆战队,陆军参战的机会并不多!但是,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地面战场肯定会成为主战场,而以往中国那一套军事制度仅仅是用来应付地区性小规模战争的,而面对世界大战的高要求,再采取战局分散管理陆军部队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了。这一点,在俄罗斯战争爆发之后就表现得相当的清楚。在对俄战争的前几个月内,中国仍然没有改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