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政治风云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凡中文欢迎你!

  、、、、、、、扩军备战,调整经济结构,以及加强联盟关系,一时之间成为了2世纪末三个超级大国最为重视的事情。

  在这个最最为特殊的世纪末的最后一年里,已经没有人怀疑战争的迫近,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而是认为在伊拉克的战争已经无法避免了!

  休息了3天的谈判与3月20号继续进行,双方的基本要求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欧洲决定将要求得到的石油资源比例降低到40%,而中国却只同意提高到30%,这中间0%的差距双方无法弥补。

  至少,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与欧洲都不会再同意让步了,而没办法让步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谈判破裂,战争爆发!

  当然,事情还没有立即发生到这么绝的地步,双方也都还没有准备好大打一仗的准备,所以谈判仍然在僵持着。

  3月3日,中国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示威群众在得知了欧洲的无理要求之后,要求政府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保护中国的利益与资源,而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还爆发了针对欧洲人与欧洲领事馆的冲击行动。

  愤怒的群众砸毁了很多家欧洲商人开设的百货公司,并且袭击了欧洲在好几个城市内的领事馆。

  虽然中国事后就此向欧洲道歉,并且表示将严厉惩治造事份子,并且赔偿欧洲商人,以及领事馆的损失,同时加强了这些地区的警卫力量。

  但是毫无疑问的,这严重的影响到了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同时让两国民间交往几乎断绝。

  另外,中国国内的战争气氛已经燃烧了起来,人民群众的战争心理调动已经开始了。

  4月4日,中国提出了最后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其实这相当于是最后通牒,要求欧洲必须在4月20日之前,就此解决方案给出答复!

  这一套解决方案已经超出了资源争端的范围,其中包括在伊拉克与叙利亚部署的军事力量,双方的国际关系,贸易关系,以及这些资源的最后处理方法。

  可以说,这是中国在战前给的欧洲最后的机会,而且主要的目标已经转移到了解决中东地区紧张的局势上来。

  当然,这份最后

  “通牒”其实也很难以被欧洲所接受,首先时间限制得太紧了,其次,这本身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体现了中国的利益,而非双方的共同利益!

  4月日,欧洲也针锋相对的提出了最后的解决方案,要求中国在4月20日之前给出答复。

  很显然,这就是欧洲给中国的最后通牒了!与中国提出的方案不一样,欧洲的方案中主要涉及到的仍然是资源分配的问题,而在关于中东地区局势的问题上的意见很少,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共同作用。

  但是欧洲人的态度更为强烈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