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印度内战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凡中文欢迎你!

  、、、、、、、无条件投降,是在二战后期的雅尔塔会议上确立的,当时的三大国,即美,英,苏三国为了对付二战两大策源地国做出的决定,无条件投降即全面的,没有任何要求的投降。

  但是,这次印度宣布的

  “无条件”投降却彻底的改变了这个定义。按照印度通过法国发出的求和声明,虽然印度表示无条件投降,但是这只是无特殊条件,以及仅仅是战场上的投降。

  所以,当中国与巴基斯坦知道了印度的真实含义之后,必然要对这一定义进行明确的解释与从新定义。

  而为了这事,差点又使战争重新开启。当然,中国与巴基斯坦都明白,要印度彻底的

  “无条件”投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即使印度无条件投降了,那么中国与巴基斯坦也没有能力占领与控制印度,而且这付出的代价远比占领后获得的利益要大。

  所以,两国最后也放弃了印度彻底无条件投降的要求,以寻求实际利益为主要目的,同意与印度在印度提出的条件下进行谈判,而这才让谈判得以重新开始。

  即使中国与巴基斯坦都降低了谈判的要求,但是没有人对这场谈判抱太多的希望,因为现在的形势太为复杂,谈判也仅仅是开始,离结束,似乎还无限遥远!

  德国,柏林。这是一座蕴涵着德国人曲折历史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代表着德意志民族坚强不屈的城市,而现在,这更是一座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与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英国伦敦同为欧洲4大国际都会。

  而现在,吸引着全世界目光的不是这里的歌德式建筑,也不是这里的德国文化,而是正在这里举行的中巴印三方和平谈判。

  将谈判地点转移到柏林,多半还是政治上的需要。原先,是准备在巴黎将这场谈判进行完的,但是在发生了

  “恐怖”袭击之后,德国与法国私下进行了商议,最后决定将谈判的地点转移到柏林去。

  表面上,这是为了谈判的安全着想,实质上,这是德法两国为了表示欧洲一家,促进欧洲一体化而做出的努力。

  谈判地点转移到柏林之后,随即,谈判就开始了。但是谁都清楚,现在的谈判并不会有多少效果,因为印度国内局势已经变得非常糟糕,总统已经下令解散议会,进行全国大选,而现在的政府也随之解散,只是,将留守到新政府成立。

  (按照印度的政治制度,政府是由议会的多数党组建的,如果没有一个党派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话,可以由多党派联合组阁。

  而总统有权力根据宪法的程序解散议会,而最高法院有权力罢免总统,议会则负责选出最高法院大法官,以此形成三权分离以及相互牵制。

  )而在这一情况之下,即使谈判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