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最后一击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凡中文欢迎你!

  、、、、、、、正当国际上对提斯浦尔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罗开与许常青在北京只停留了半天,又秘密的赶回前线去了。

  很显然,这两位上将与前线总指挥官都已经得到了国内新的命令,并且度过了危险。

  现在他们赶回前线,正是要按照国内的安排,对战场进行一次新的调整。

  大多数国际观察家都认为,在爆发了提斯浦尔事件之后,中国军队在印度的进攻肯定将有所缓和,毕竟,这一事件引起的反响太不好了。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中国军队不但没有停止进攻,甚至在经过短暂的战术休整之后,立即开始了新一轮的猛攻,而东部战区的进攻最为猛烈,好象是中国在证明自己并不应该为提斯浦尔的事件负责一样。

  其实,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中国立即发动新的进攻,就是要趁提斯浦尔事件的影响还没有结束,在印度正犹豫是拼死抵抗,还是投降求和的关键时刻,通过军事上的压力,让印度屈服下来,迅速的结束这场战争。

  而这从中国军队在随后的行动中就能看出来了。从新开始进攻之后,最先做出反应的还是志愿军,因为志愿军的战场部署基本上都已经到位了,而且现在印巴战场上的局势已经定了下来,志愿军行动的压力自然减少了很多,而印度军队的抵抗强度也弱了不少。

  所以志愿军的行动对军事性的要求并不高,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在为政治服务。

  而这从志愿军的行动上,就知道,这次志愿军的进攻并不是以获取多少军事果实为目的,而是以获得政治上,明确点说是在为迫使印度投降做贡献。

  当40军接过了54军的部分防线之后,54军集中了所有的装甲突击力量,开始向新德里西北面的罗塔克发动了猛攻。

  虽然,驻守这座城市的印度军队达到了25万,而且基本上都是从前线撤下来的,已经有了充足战斗经验的老部队了,但是在54军的强大攻势下,罗塔克很快就陷入了危机之中。

  现在已经到了战争的后期,虽然志愿军打着的旗号是为保卫巴基斯坦而战,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在实现中国自己的目的。

  即使是现在,54军的进攻仍然很猛烈,但是志愿军也已经转变了战争策略,将保护士兵的安全放到了第一位上来,毕竟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让士兵付出过高的代价,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在明确了战斗方式之后,54军的进攻主要以火力打击来完成。虽然战场支援攻击机无法从近距离上辅助54军的进攻,但是远程辟断攻击机能够使用防区外弹药对印度军队进行打击,只是这个成本过于高昂而已。

  当然,主要的火力还是54军配属的,以及从40军以及42军调派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