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惊喜不断_三国之魏武元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未来的车骑将军,阳曲侯郭淮郭伯济,如今也不过是个青涩的小鬼。受罚之后也会略显萎顿,见到高夜也一样会激动不已。他本就是并州大族出身,曾祖父郭遵曾任兖州刺史,祖父郭全任过大司农,可谓是家世显赫。只是他父亲如今不过是高干手下一个杂号将军而已,和他父祖完全没法比,也算是家道中落。现在郭淮能得到当朝司徒的亲**问,心中激动可想而知。

  只是郭淮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的高夜心中要比郭淮还要激动。虽然在这个时代高夜已经见过了无数的名人,早已有了免疫力。可是每当见到这些将要在未来几十年里声名大噪的小鬼,哪怕脸上不显山不露水,心中的激动却已然难以克制。

  相比于曹操、袁绍、吕布这些人,下一代的培养才是高夜如今最为关心的事情,也同样是曹操最为在意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曹操的偏执更甚于高夜。就在高夜一门心思的思考该如何对抗袁绍的时候,曹操的目光早已经落到了三十年甚至是更久之后。高夜就任司徒之时,曹操对高夜叮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他做好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工作。他虽然没听过梁启超的,也不知道毛伟人的名言警句,可是对与人才这两个字,曹操的认识绝对清晰。

  其实这个局面的出现,高夜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历史上的曹操本来就是一个重视教育的人。三国后期,蜀、吴两国都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人才凋零的局面,唯有魏国,豪杰俊才多如过江之鲫。后世有句俗语叫做“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见一斑。虽说廖化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可就冲他八十高龄还要上战场为国征战,就足以说明蜀国的人才之凋零。

  可是魏国从未有过这样尴尬的境况,五子良将的时代过去之后,还有郝昭、邓艾、司马懿、郭淮等人稳定边防,再往后还有钟会、诸葛诞、王凌、毋丘俭、文鸯等人闪耀一时。就这一点而言,足矣看出曹操“重视人才,发掘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策略是多么的正确。

  如今郭淮的出现,可谓是让高夜喜出望外。毕竟历史上的郭淮本就是曹魏大将,功勋卓绝,“在关右三十余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拒蜀军于阳平,以少制众,为曹魏缓解了蜀汉大军的压力,使中原得以休养生息。如今的郭淮正是受教育的好年纪,高夜好为人师的心,已经是彻底的按捺不住了。

  不过二十分钟的交谈,高夜就多了一个亲传弟子。和书院其他的学子不一样,郭淮可是正正经经拜了师,并有荀悦做见证的亲传弟子。说实话在这个时代,拜师也没有后世那么多的规矩,高夜甚至连六礼束脩都没要,就一句“要不要考虑考虑拜在我门下”而已。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