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八、袁世凯的“总统制造记”_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的威势暂时达到了高潮,但当时还有两个重要问题没有解决,一个是要制定中华民国的正式宪法,另一个是选举中华民国的正式大总统。袁世凯在倒腾了半天后,才发现自己其实还只是个临时大总统。

  宪法不宪法这种事情,袁世凯不太想理会,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先要把这个临时大总统转换成正式大总统。这“临时”二字,怎么听都觉得别扭,何况被赶到日本去的孙大炮也曾在这个位置上待过三个月呢。因此,在将革命党人的反抗镇压下去后,袁世凯最着急的便是自我扶正,由临时大总统转正为正式大总统。今后的日子虽然还长着呢,但关键的几步非走好不可。

  议员们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主张先制定宪法,后选举大总统;另一种则主张先选举,后制宪。前一种观点认为,先有鸡才有蛋,没有正式宪法,哪里来的正式大总统呢?最开始的时候,这种观点占据了主流。

  不过,后一种观点听起来也不错,因为制宪是一个漫长审慎的过程,好比百年大计,不可仓促的拍拍脑袋就定案;但是,目前局势又要求需要一个高效率的行政体系,因此选举大总统是火烧眉毛的事,何况现在因为没有正式大总统,各国都不便承认——中华民国都“民国二年”了,在世界上还未曾取得正式球籍呢。

  在“二次革命”前,两派观点旗鼓相当,但“二次革命”后,情况就大不同了。兵强马壮、财大气粗的袁世凯已是今非昔比,权力陡增,他要关心总统的转正问题,那国会议员们就不能太热心于宪法的制定。因此,议员们最后还是屈从了袁世凯的意见,先选举、后制宪,先将袁世凯扶正了再说。

  按理,《总统选举法》本是宪法的一部分,但如今袁总统要得急了,那议员们也只好先集中精力搞这一部分。1913年10月4日,经过国会两院通过后,宪法起草委员会便将新出炉的《总统选举法》公布,预备在两天后进行总统选举。

  为何在两天后进行总统选举呢?原来,再过几天便是民国的生日,也就是双十国庆了。袁世凯希望在这一天举行正式大总统的就职典礼,既便于欧美各国对中华民国加以承认,又可以好事成双,锦上添花,岂不美哉?

  早在“二次革命”前,袁世凯已经在谋划此事了。鉴于当时国民党在国会中是第一大党,人多势众,要是在选举中作起对来,也是件麻烦事。毕竟民国了嘛,既共和又民主了,当时的袁世凯毕竟要做做样子。使用武力解决问题虽然简单易行,但终究是有点赤裸裸的,面子上挂不住。

  梁启超当时是支持袁世凯进行开明专制的,这让袁世凯十分满意,随后便从善后大借款中拨出专款160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