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十五章 门当户对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批评。

  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也有几分情有可缘。

  因为这全是过去企业被绑住手脚太狠了导致的。

  多年来,轻工局的这些企业利润一直全面上缴,连个小金库都没有。

  现在尽管对企业放开了手脚,可企业也穷得狠了,都怕了,自然无力抗拒这种赚快钱的诱惑。

  所以啊,李处长让宁卫民先不要急,要求给他几天时间,去做做这些企业的思想工作。

  李处长认为只要能真正了解到拉杆旅行箱这种产品的先进性,能看到这种产品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些企业肯定是愿意合作的,一定会替宁卫民制作拉杆旅行箱的。

  其实啊,李处长对宁卫民的解释纯属多余。

  在这种事上,宁卫民远比李处长更看得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彻。

  如果说没弄明白这些企业想法之前,他还抱有一定的幻想。

  甚至想过是不是企业看自己一个人来的,所以对自己的公司实力不信任?

  是不是自己开价有点低了,能不能再加点代工费?

  但当他真正了解了其中的内情,他就对和这几家企业合作再没有任何兴趣了。

  因为他完全对这些企业的领导班子失望了,根本无法对这样的企业产生信任感。

  这个年代华夏内地,确实还没有“企业文化”这个词。

  但共和国的企业也讲究艰苦奋斗,也很在意历史传承和荣誉感。

  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有了这样心术不正的厂领导,这样的企业哪怕过去拥有再多的荣誉,今后也好不到哪儿去。

  更何况,宁卫民定制的拉杆旅行箱是要在日本销售的,生产质量方面是必须要保证的。

  要实现质量的达标,虽然需要先进的设备和工人的技术,但更不可或缺的,是生产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道德操守。

  而为了钱,惦记挖自己国家墙角,想和外国人狼狈为奸的企业,还会有责任感吗?

  又何谈道德操守?

  说白了,宁卫民在明知道这些企业的花花肠子之后,再给他们订单,他都有罪恶感。

  担心自己一不留神,会扶植起来几个汉奸企业。

  是的,虽然宁卫民自己也找过地下钱庄,托阿霞把国内的资金“带”到日本去。

  从性质上来说,他和这些吃配额的人,在钻国家空子上没什么区别,好像是五十步笑百步。

  但关键是,他在外面赚了钱还会回馈给家乡。

  其目的是拐带更多的外汇回来,让国家获得更大的利益。

  可这些人呢?

  宁卫民不相信这些企业得到壮大之后,就会改变观念,会用赚到的财富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什么有益的贡献。

  更何况话说回来了,上赶着也不是买卖啊。

  人家既然拿冷屁股对他,他为什么还要拿热脸贴上去?

  没错,他的确不是外商。

  但以他如今的能量,在人生地不熟的日本东京都是人人敬仰,让小鬼子们上赶着巴结。

  没道理回到自己家乡他反而得拿着这么一笔大订单,跪着求别人赚他的钱。

  那样的话,他不是犯贱吗?

  这帮国企大爷啊,既然不懂得世道已经变了,还没经过市场经济的捶打。

  那就等着迎接不久来临的暴风雨吧!

  于是宁卫民直言不讳地拒绝了李处长的提议,而是提出其他的建议。

  “老话说得好啊,强扭的瓜不甜,这几家企业虽然条件不错,规模不小,但门槛也高。既然人家有自己的打算,我就不好往上硬凑了。不过李处啊,我绝对没有怪你的意思。我也是打小长在红旗下,从京城走出去的,当然知道咱们局里和企业间是怎么回事。我能理解你夹在中间的难处。而且你放心,我并没有就此终止合作的意思,我是想问问,还有没有备选的厂家。局里有没有那种质量过硬,但是产品不吃香,导致效益不太好的企业?你也可以给我介绍一下啊。做买卖嘛,其实和谈恋爱结婚,也没什么不同。既得两厢情愿,也得门当户对,才能长远……”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