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7章 邯郸漫记_山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普曼先生”

  在李普曼下车的时候,管明棠在距离很远的地方迎了过去,对于这位历史上最知名的专栏记者的到访,管明棠可是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原因无它,因为眼前的这位李普曼,根本是一个左右时代的记者,从六年前的于《先驱论坛报》上开始的每周四篇的“今日与明日”,在长达三十六年的时间里,一直被数百家美国报纸转载。

  1931年9月8日,第一篇专栏发表,一夜轰动,两百家报刊同时转载这一专栏,李普曼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后世《纽约客》的一幅漫画写出了他当时的影响:两位有钱的老妇人在火车餐车上,一个手拿报纸对另一个说:“当然,我早上只喝一杯咖啡。一杯咖啡和沃尔特’李普曼的文章是我的全部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地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李普曼无形力量的源泉。

  而现在,这个从未到过中国“名记”,却因为对自己的好奇心来到了中国,而目的却是为了拜访自己,这多少让管明棠感觉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这位可是让邱吉尔从乡下赶去相见,赫鲁晓夫改变行程,在美国引领舆论,每一位总统都想拉拢的主,

  可以说从老罗斯时代开始,眼前的这位就成为了真正的“无冕之王””威尔逊用两个多小时向年轻的他介绍施政方案。柯立芝在白宫宴请他,对他的批评毫无怨愤。胡佛在竞选前征求他的意见。富兰克林’罗斯福和他保持经常联系。杜鲁门想和他搞好关系。艾森豪威尔主持五角大楼时每隔一两个月就要请他去一次。肯尼迪上任后登门询问国务卿人选。约翰逊得到李普曼支持喜出望外,又是吹捧又是授勋。尼克松早就想接近李普曼,特约他见面,告知解决越战已列入议事日程的首位。

  一个记者,能够对美国这么多任总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或许在世界范围内他也是唯一的一位,而现在他却不远万里来采访自己,就连那位蒋先生,也特意打电话过来,让自己做好招待工作,显然即便是他,也知道李普曼对美国舆论的影响力。

  为了应对这次采访,管明棠可谓是做足了功课,单是与李普曼有关的书,就看了十几本,越看越觉得这人是个“传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值得他人尊敬的记者。

  “欢迎你来邯郸”

  这句话倒是真心的,

  “你好,管专员”

  对于管明棠会用英语问候,他并不觉得意外,毕竟他曾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几年。

  简单的会面,既不显得过于热情,也不见疏远,这可是管明棠根据众多传记,甚至他的个人回忆录中做出的总结,对于信奉“君王未可信”的李普曼来说,亲近不可能换回他的“回报”,与其如此坐作,还不如坦荡自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