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龙蛇起陆】_九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3章311【龙蛇起陆】

  东阳路,汝阴城。

  随着庆聿忠望领军撤退,彻底宣告景朝放弃此地,淮州军收复故土的进展变得极其顺利。

  当康延孝带着泰兴军北上定风道,与七星军汇合之后就地打造北部防线,萧望之的主要精力便放在东阳路内部。

  自北燕东阳路大将军李守振以下,所有未曾逃走或者战死的燕军将领都被关押在汝阴城内,断绝境内残余燕军势力反抗的念头。

  以温希光为首的十余位中级将官公开拨乱反正,带领各自的部曲和亲兵加入淮州军,协助平定各地和安抚民心。

  这件事无法完全依靠军队,好在整个大齐朝廷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十五载之久。

  大量官员从淮州进入东阳路,其中一部分是淮州刺史姚崇甄选出来的能吏,另一部分则是朝廷吏部提前安排好的人手。

  原先的大将军府如今已经变成淮州都督府,萧望之在正堂接见几位来自京城的高官。

  左首第一位乃是礼部侍郎陈春,其人年过四旬,气质儒雅目光清正,原本就是天下闻名的文坛大家,这一路跋山涉水仍然不改清癯之色。

  另外两位稍稍年轻一些,分别是侍御史窦标和工部郎中杨康直。

  寒暄过后,萧望之对陈春说道:“这些天我正在发愁,还好陈大人及时赶来,否则真不知道要如何处理手上千头万绪的事务。”

  陈春温言道:“大都督过谦了。淮州军将士一鼓作气克复故土,足以比肩当年先贤开疆拓土之功。下官出京之前,陛下再三叮嘱,边疆诸事理应由大都督决断,我等只需要听令行事。”

  另两人频频颔首。

  萧望之笑容浅淡,他很清楚这三人到来的意义。

  东阳路不是一城一地,单论面积和淮州相差仿佛,如此广袤的疆土不可能直接并入淮州。

  换而言之,东阳路必然会改制为州,朝廷将在此地新设刺史府和都督府。

  后者暂且不提,刺史府的设立却是迫在眉睫,朝堂大佬不会允许这大片疆域直接由萧望之掌管,这是一直以来最为他们忌惮的事情。

  军政大权操于一手,必会出现藩镇割据之例。

  从陈春等人的官职和品阶来看,朝中的态度便非常明显。

  陈春将成为此地刺史,主掌教化之德,尽快去芜存菁安抚民心。

  窦标和杨康直则是他的副手,两人分管风纪和督造,皆是如今最重要的权柄。

  一念及此,萧望之便直截了当地问道:“关于东阳路的改制事宜,不知朝中可曾商定?”

  陈春毫不意外这位淮州大都督的犀利和敏锐,颇为恭敬地说道:“经由两位宰相奏请,陛下允准,决意仿当年旧制,在此地新设定州。”

  萧望之微微颔首,然后说道:“定州新归,人心不稳,还望方伯大人徐徐图之。”

  方伯者,一州刺史之尊称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