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1章 你知道什么是‘熬鹰’么?_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1章你知道什么是‘熬鹰’么?

  周瑜的死,本就是疑点重重,疑云密布。

  整个真相,像是始终被一片迷茫烟雾萦绕,又像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始终操纵着这一切!

  至于线索…

  首先是周瑜提出的“进攻益州”、“二分天下”的方略。

  要知道,东吴的基本国策是孙权与鲁肃商议制定的,是联刘抗曹,且已经孙权已经答应鲁肃,把南郡借给刘备。

  在这个前提下,周瑜“进攻益州,两分天下”的战略,从根本上与国策是有冲突与巨大矛盾的。

  那么,孙权又为何会在战略与国策冲突的情况下,允准了周瑜进攻益州的计划?

  周瑜为何就调了个兵,然后就死在进攻益州的路上——长沙郡的巴丘。

  甚至,从周瑜之后,整个江东就再无人提及进攻益州,二分天下的这个计划!

  如果再深入,自从周瑜死后,淮泗派征伐系一盘散沙,整个东吴,形成了以鲁肃为大都督,或者说是以淮泗派流寓系为主,东吴各大家族为辅,联刘抗曹,声音空前一致。

  这是第一个疑点。

  第二个疑点是庞统。

  区别于演绎中的桥段,历史上的庞统他一开始就跟着周瑜混的,被周瑜委以重任,且…就算是周瑜死后,依旧是庞统将他的遗体送回了东吴。

  考虑到,庞统是鲁肃与诸葛亮共同向刘备举荐的。

  且庞统一出场就拿出了完整的谋取益州的方案,更是在面临许多突发情况下,都有预案,从容应对。

  有理由相信,庞统绝对是周瑜核心团队中的一员,也是谋取益州团队中的肱骨力量!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头顶着“凤雏”的名头,偏偏在护送周瑜的灵柩回到东吴后,再没有一人将他举荐给孙权。

  孙权也对他不闻不问。

  甚至,鲁肃直接劝他去投刘备,且主动向刘备举荐庞统。

  真相已经浮出水面,因为庞统是周瑜的人,所以他的名声就是再大,再有本事,孙权也不会用他。

  第三个疑点是甘宁,要知道甘宁可是正经的益州人,担任过刘璋麾下的蜀郡丞,他是因为刘璋重用东州派,才与本地的豪强联手造反,想要推翻刘璋,因为失败,才先后依附于刘表、黄祖、孙权。

  按理说,甘宁是孙权手下最能打的武将,也屡立战功,可他始终只能做一个“斗将”,而非统帅。

  周瑜时代如此,鲁肃时代如此,吕蒙时代也是如此。

  哪怕是逍遥津一战,事实上…甘宁在两年前,方才有过百骑劫曹营的神迹,让他挂帅,拿下合肥城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可孙权依旧没有对他委以重任…

  核心的原因,便是当年周瑜西征益州时,益州本地人甘宁便是他的先锋。

  甘宁也是西进益州团队中的肱骨之一!

  还有第四个疑点,那便是《江表传》中记载的——“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