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六章无奈的选择_从亮剑开始的不合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厂长当场就不乐意了,单手连炮管带底板提起来说:“说什么呢?这顶多也就30斤,德国造的LeGrW36型还28斤呢。”

  王立整个人都凌乱了:“合着你还挺骄傲呢?人家那玩意可以量产,你这能吗?”

  沈厂子一听这话更委屈了:“本来我们掷弹筒都造好了,才不到七斤,你过来就非要造迫击炮,拖了两个月不说,还嫌我们的炮重。”

  “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八路军的兵员素质,掷弹筒这玩意,连小鬼子那都得是老兵才能用,咱们炮兵本来就少,素质还不咋地,你造掷弹筒,那还不如寻思着把手榴弹威力怎么提高一下呢。”王立接过沈厂长手里的迫击炮颠了颠,的确没那么重,也就是比60迫击炮重一点,比82迫击炮轻不少。

  王立之所以这么说,一个是的确担忧八路军的炮手素质,掷弹筒在熟练炮手手里指哪打哪,生手手里那还不如两颗手榴弹呢,一个也是被这个边区造彻底气乐了。

  那是早几天,李云龙来的时候和他吃了顿饭,李云龙这人有个坏毛病,那就是一喝酒就爱吹牛逼,当时就讲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那时候是他们一个连打伪军的据点,偷偷摸摸的潜伏进去之后就冲着伪军的宿舍开始丢手榴弹。

  这时候八路军的手榴弹有三个级别,第一个是缴获的日军的香瓜手雷和意大利造的手榴弹,这个劲大好使;第二个是从民间收集的晋绥军和果军的手榴弹,这个吧也还行,也劲大;第三个级别才是八路军自己造的手榴弹,只能当烟雾弹使,在人身边炸了也未必见得能把人炸伤,有时候就能炸人一身黢黑,听着动静大。

  平时啊,前两个级别一般舍不得用,都是用边区造,当时兵房里炸出几声巨响和一阵火光,还有一股巨大的黑烟,战士们冲进兵房的时候,伪军已经被炸的鼻青脸肿了。

  嗯,字面意义的鼻青脸肿,他们浑身黢黑,抱头正蹲在地上哭呢,边区造的弹片把他们脸上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疼的哭啊,尤其是有个倒霉蛋那脑袋肿的跟释迦摩尼似的,毕竟非杀伤性武器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至于力主造迫击炮,也很简单掷弹筒没有瞄具是小事,反正现在八路军也没能力造瞄具,主要是掷弹筒他没有支撑杆,这就意味着的射角完全靠技术,稍微手抖那么一点点,就打偏了,这就很尴尬。

  “这个,无烟火药或者梯恩梯火药的技术都有点难。”沈厂长表示,这个技术壁垒有些许高。

  硝化棉和硝化甘油都运输都不安全,黄火药(苦味酸)则更危险,至于诺贝尔发明的达纳火药和特种达纳火药(特种黄火药)的制造都需要硅藻土来做稳定剂,可这玩意在中国只有东北和华东有大量存储。

  硅藻土在中国的主产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