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七章 蹬鼻子上脸_天策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趣阁

  景泰元年八月,兖州府城。

  随着景泰帝颁下了旨意,大明各地的巡抚都是为之一振,而各地的总兵、参将等营兵将领全都是怨声载道。

  虽然景泰帝下旨增加巡抚的权柄,暂时并没有影响到各地卫所将兵的利益和权柄,但是俗话说得好:兔死狐悲!

  一旦朝中文官尝到了甜头之后,肯定不会满足于只向各地营兵和九边驻军伸手要权,肯定也会和各地的卫所将兵发生冲突!

  正是因为这一点,大明各地的武将纷纷上奏折,请求景泰帝撤回成命。

  但是这些如同雪片一般的奏折全都石沉大海,景泰帝既没有回应大明武将的请愿,也没有对这些上书的武将做出任何惩罚,就好像是从来不知道这回事一般。

  而刘君韬则是没有跟着一起上书,因为刘君韬知道,这件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已经没有什么改变的可能了,唯一的希望便是将来刘君韬继续强大起来,直到可以左右朝局彻底改变眼前的不利情况!

  这此期间,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山东都指挥使向群都是送来书信,和刘君韬说明了一下此番景泰帝下旨增加文官权柄、削减各地将官权柄的事情。

  不过不同的是,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三人都是在信中拐弯抹角的警告刘君韬,让其乖乖的执行景泰帝的命令,尽早将麾下兵马、钱粮的账册送到济南府城山东巡抚衙门。

  而山东都指挥使向群则是在信中发泄了一番,不断向刘君韬抱怨济南府的那些文官大佬越发的嚣张跋扈,甚至直接将都指挥使向群当成下属去呼来喝去的。

  刘君韬收到了众人的来信之后,对于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三人一一写了回信。

  信中只有一句话:“本镇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用尔等再此乱吠!”

  虽然此番景泰帝增加了各省巡抚的权柄,使得其可以制约地方上的驻军营兵,各州府、县的文官也是水涨船高,对于各地武将更加跋扈起来,但是并没有明文规定各省巡抚凌驾于总兵官之上,双方并不是上下级关系,更多的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当然,这其中是巡抚制约总兵的成分多了一些。

  也正因为如此,刘君韬才有底气给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三人如此回信。

  至于山东都指挥使向群那边,刘君韬则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片回信。

  信中也是将如今的形势说了一下,劝向群在不落人把柄的情况下,将腰杆子挺起来,既然自己不是那些文官的下属,那就没必要被人呼来喝去的!

  同时刘君韬还在信中写到,如果将来那些文官在钱粮上威逼向群,或者在别的方面找麻烦,向群大可向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